新闻公告

外院新闻
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 -  新闻公告  -  外院新闻  -  正文

强基固教本 创新铸师魂--外国语学院举办首届教师教学创新比赛

发布时间:2024-05-28    通讯员:任玉婷    编辑者:石静怡     审核人:占赢

为进一步推进外国语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助力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和新文科建设,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,展示课程教学创新成果,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,打造教育教学改革风向标,5月27日下午,外国语学院在X2-113室举办首届教师教学创新比赛。教务处副处长彭素强受邀莅临观赛,校督导王达政教授担任评委,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嵋琳主持比赛,学院全体教职工全程观摩、学习。

“推动教学创新,上好一门课,培养外语类应用型人才”为本次竞赛主题,竞赛分为现场汇报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。通过初赛选拔出来的8位教师均为承担“三进”课程以及校级、省级一流课程的教师,他们分别围绕课程概述、痛点分析、创新思路、创新举措、创新成效等方面进行汇报展示。

刘俊老师对《商务英语写作》课程进行教学创新汇报,她以“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(CLI)”的“大思政格局”为创新思路,对标金课,深化和整合思政目标,以“产出导向法+情境教学法”作为创新路径,取得了良好的创新效果。

邵春美老师以“知识共生,双思为翼,能力共进,选题固基”为题,从《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》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等方面进行汇报。她以“迭代教学模式、落地教学举措、重构教学内容、实化思政理念”作为创新举措,通过“线上阅读、线下探究、共生新知、线上评价”等形式,在“宏观指导、中观转换、微观操作”的过程当中,获得了“学生掌握方法多元化、学生提升能力多维化、学生开阔视野广角化”的创新成效。

章国建老师汇报了《英语演讲》课程的教学创新途径,他以“课程思政与演讲能力训练结合、本土文化传播和讲好本土好故事作为课程创新的抓手、学生演讲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结合”为创新举措,有效提升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融通中外的跨文化传播能力,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。

邹琼老师向大家汇报了《英语电影赏析概论》课程的教学创新与成效。她创建了“一体三辅一融合”的课程新模式,构建了“教材+教学平台+软件”三位一体的教学手段,获得了“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双训练、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双增长”的创新成效。

童晓岚老师汇报了《综合英语》课程教学创新设计思路。她采用项目式学习模式,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、循环翻转课堂教学,培养学生创新想法融合能力,有效促进了学生知识点巩固和成果产出。

陈维维老师汇报了《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》的创新举措。她基于CLIL理念与外语课程思政的融合理据,采用“四位一体”课程思政教学模式,设计面向高阶思维的学习任务,引导学生探究、比较、思辨,通过案例驱动、情感赋能,坚定学生的制度自信,取得了显著的课程思政成效。

卢晓春老师汇报了《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》课程的教学创新设计。她依托“新文科”建设理念,以提高中国话语权、讲好中国故事为教学目标,强调学科交叉融合,探索“外语+商务+传媒”课程建设路径,将跨文化交际与创新创业相结合,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,深挖课程思政元素,提高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助力多元文化交流。

邓艳梅老师以“新文科背景下综合商务英语‘五位一体’教学创新设计”为题进行汇报。她对标金课,优化课程内容,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,保障教学质量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+以实地调研方式的田野式教学,提升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、思辨与创新能力、信息获取能力、整合性学习能力,同时深挖“隐形思政”与“显性思政”,实现“商务英语+思政”两条腿走路。

经过评委打分,邵春美荣获一等奖,童晓岚、陈维维、邓艳梅获二等奖,邹琼、卢晓春、刘俊、章国建获三等奖。

院长张健对大赛进行了点评。她高度肯定了八位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,并认为,本次比赛充分贯彻了新文科建设的发展理念,凸显了学科特色和特点,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和多课程融合。她强调,一个好的创新课堂应该有理念、有逻辑、有内涵、有水平、有特色、有模式、有数据、有效果、有成果、有辐射。她期望全体教师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,今后有更多的老师站上这个舞台,助力外国语学院教学质量持续提升。

新时期外语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,外国语学院将积极探索“跨专业复合”人才培养机制,努力寻求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外语类学科发展途径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。